2022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30
  

  • 全选
    |
    管理实践专栏
  • 朱磊, 洪炎, 沈沫洋, 石俞磊, 闫颜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三五”伊始,军队体制改革、新技术革命、商业航天以及军民协同创新战略等政策相继出台,传统航天领域的运营模式被打破,航天项目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 黄业青, 韩丽霞, 田少康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航天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任务总量大幅增加,特别是批生产任务型号高强密度研制、高强密度交付、高强密度发射,已成为科研生产的常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以研制为主的航天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暴露出不适应、不高效的情况,制约了科研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顺应航天发展需求,以“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为目标,以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和精简冗余的质量工作为主要手段,开始航天精益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航天企业建设。
  • 孙海雨, 冯建畅, 王君, 刘小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天强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挑战,实现航天事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面对航天液体动力交付产品数量多,型号研制任务多、周期短、指标高的新形势,以问题为导向、以“三高”发展为目标,从产品质量提升、科研模式转型、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改革4个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 一线采风
  • 袁方, 于瑞霞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核心单位之一,是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研究、设计及生产的骨干产业化研制基地,建设形成了西安—北京—上海—杭州“四地六区”的发展格局。西安分院参与了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的我国历次航天重大活动,成功发射了300余颗星船,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效载荷是实现航天器功能的核心载体,是决定航天器水平和能力实现的关键,是衡量航天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新型有效载荷“数量、质量、新技术”的要求对加速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提出了巨大挑战,专业领域的掐尖人才紧缺且培养周期长,加之商业航天对航天科技领域核心人才展开的激烈抢夺,使得西安分院面临严峻的人才竞争。
  • 管理纵横
  • 张永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海陆空天各型高精尖装备层出不穷,高品质、快节奏、大规模、低成本已成为国防装备研发生产的典型特征,军工科研生产管理模式随之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型”向“灵活高效型”的深刻转变。笔者通过总结当前主流军工科研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探索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ODA 作战理论的军工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聚焦于研发效率与质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够更好地保障日益繁杂的科研生产任务开展,切实推动我国军工科研生产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研究述评
  • 李旭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改为公司制、股份制,其实质就是国有资产资本化,即国有资产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产权清晰、可流通或交易、能够在市场运营中创造新的市场价值的“资本”。
  • 魏东, 杨斌, 赵智姝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军民协同创新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推进军队武器装备、训练资源的发展,是军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通过将大量的军用科学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民用科技工业的发展,同时,民用科技工业也为军用科技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新型技术,使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军用、民用共同发展的典范,为美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俄罗斯、日本、欧盟和中国也先后开启了军民协同创新发展工业和科技的模式。
  • 刘隽康, 付娆, 王林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核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多,对人类生存和环境造成了威胁。放射性废物空间处置(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in Space)于20 世纪下半叶,针对该问题已经存在很多相关讨论及实践措施。笔者从运输工程、成本和收益、法律等方面,对放射性废物空间处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 知识产权和高质量发展
  • 李也, 李凡迪, 葛颖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技军用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武器装备建设科研生产的过程,作为我国国防领域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改善“军民分离”管理体制,推进国防领域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民技军用的“参与”不是民口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建设单一层面的解读,而是以“技术融合”为主的技术多元化、产品一体化、资本效益化、市场竞争化和人才复合化的多方位联动发展。民口作为民技军用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参与积极性受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笔者对知识产权在民技军用中的主要作用及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对民技军用中竞标择优、履约承制、转化使用及全程维权等重点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可操作、高效运用的应对建议。
  • 学术论文
  • 贾玻, 于越, 孙会鹏, 刘文轩, 吕威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4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旨在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系统分析产品生产过程,建立典型壳体加工过程关键重要参数过程能力指数控制方法,量化过程风险。深入研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当前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与小批量批产任务适应性,进一步完善型号批产质量控制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体系,制定一套更适合当前批量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预防,使产品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的稳定状态,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 刘昕, 闫伟, 党红杏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5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首先分析了任意构型双基SAR的成像投影平面,基于级数反演法,推导了其回波信号准确的多普勒域表达式,给出了不同场景高程下斜距误差与多普勒频率的关系,并进行了三维目标的仿真分析及点目标成像。仿真结果表明,高程的变化与斜距误差的变化在同一个量级上,能够良好聚焦的点目标的高程受到双基SAR基线长度的制约,在同一基线条件下,随着地面点目标高程的增加,成像结果逐渐发生散焦。
  • 高铭泽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2, 0(1):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对航空装备进行测试性设计分析,必须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的测试点选择。而目前常用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缺乏信息可信度。笔者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测试点信息熵可信度的优先级排序方法。在分析相关性图示模型及相关性矩阵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熵和信息衰减系数计算各测试点的信息量,进而完成对测试点的优先级排序。通过对某显示器进行测试性建模分析,采用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法对测试点优先级进行排序。算例分析表明此方法具备可行性,且可以在直接选用法的基础上对测试点进行进一步优先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