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 全选
    |
    专题报道:增材制造
  • 赵志坤, 熊文博, 毛家淦, 余方源, 彭圆坤, 武卓, 哈恒欣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是采用金属材料堆积叠加的方法制造三维实体的技术,所具有的性能优势和商业化能力,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得以迅速发展。金属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基本优势包括:显著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新型材料和独特的设计解决方案、通过高效和轻量化设计可减轻部件的质量、通过整合各组件可以提高结构性能等。金属增材制造正被大规模商用于一系列备受关注的航空航天应用场景中,如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储罐、航空部件、涡轮机和设备的维保。本文通过回顾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金属增材制造,概述了当前的技术水平,总结了金属增材制造的主要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商业和技术价值,并对未来金属增材制造的发展潜力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 陈材, 蒋疆, 左洋, 杨三强, 高战蛟, 祁俊峰, 姜坤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期间及后续星座卫星的发展,对结构轻量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还要求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制周期。3D打印技术具有提供结构极致轻量化的能力,卫星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可实现减重30%~60%,但目前主要用于单件或数件研制的场景。星座卫星的最新发展要求其结构质量占比进一步降低,年度轻量化结构任务数量约数千件,现有的制造能力与批量化任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因此,本文面向未来星座卫星结构极致轻量化、低成本、短周期研制需求,在总结国内外3D打印批量生产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星座卫星3D打印在主承力结构、次承力结构及功能结构,以及平台载荷一体化研制等3个方面的主要应用,并从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艺快速设计、组批排产、自动化后处理、高效检测等方面,提出了航天领域3D打印批量生产的发展思路,对提升面向航天轻量化结构的3D打印批量生产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 路晓红, 王旻昦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快速,引起了各国对该技术促使制造成本急剧下降的高度关注。日本一直致力于可用于火箭发动机部件生产的增材制造能力研发。基于成功的试验结果和经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公司围绕由增材制造技术制得的部件在LE-9氢氧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LE-9氢氧发动机零部件增材制造设备的选用、零部件增材制造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增材制造零部件的冶金性能等,梳理了LE-9发动机工程样机各部件增材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开发情况,以及鉴定模型样机增材制造零部件的应用和发展规划,尤其是用于工程样机和鉴定模型样机全尺寸喷注器的各种增材制造部件的质量管理开发计划,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知识产权
  • 刘新伟, 王凌云, 郭文涛, 顾伟伟, 金原影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3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钛酸锂电池拥有超长的循环寿命、杰出的安全性能、优异的功率特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性,为大规模储能系统产业的崛起奠定了紧要基石,也促使模块化钛酸锂电池储能电源系统成为储能领域的下一个风口。本文对钛酸锂储能电源系统进行专利检索,从申请趋势、申请区域、技术分布和主要申请人等维度进行专利分析,提出了技术发展及专利布局建议。
  • 技术探究
  • 胡小伟, 吴炜平, 王英诚, 杨浩亮, 廉洁, 滕瑶, 巩庆涛, 王寿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降低发射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多项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开展原理样机飞行试验,特别是适用于海上回收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飞行试验,对于推动运载回收技术的工程应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型运载火箭海上垂直回收原理样机,并于2023年1月至3月期间在山东烟台进行多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原理样机的系统组成、地面和海上试验情况,为运载火箭海上垂直回收的研究提供参考。
  • 张启华, 张翠芳, 王垚, 李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过载产品试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大量级冲击作用,其惯性导航系统会出现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失稳现象,导致姿态控制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惯性测量单元在试验中的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数据,分析惯性测量单元随试验过程中的超量程现象;其次结合惯性测量单元的抗冲击性能要求,优化惯性测量单元的装配结构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惯性测量单元安装时增加减振垫并采用灌胶封装后,抗冲击性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姿态数据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控制系统计算。
  • 智库观点
  • 杨天怡, 王庆国, 徐卫卫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标全球智库发展实践,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有力支撑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着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方法,从国内外智库对比的视角,总结梳理了国内外智库发展特点与趋势。针对我国智库建设存在的差距,研究提出了启示建议。全球智库实力发展不均衡,美欧智库在质和量上占据显著优势,具有智库类型多样化、保持相对独立性、资金来源丰富、规模普遍较小、关注领域广泛、拥有一流研究队伍、重视舆论引导等发展特点,相对而言,我国的智库多以官方的老牌智库为主,资金来源单一,以国际关系研究为主,涉足其他专业方向的智库较为欠缺,以传统资源配置为主,对成果市场化推广和内生动力重视不足。为此,建议重点围绕智库建言献策渠道建设,建立多元投入和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宽松、灵活的管理机制,推进各类智库多层次、多领域发展。
  • 研究述评
  • 廖静, 孙良奎, 胡豪斌, 杨帆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5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材料的电磁参数可以通过人工设计控制电磁波传播的方向,是实现雷达隐身的有效方法。本文在雷达隐身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超材料在雷达隐身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雷达吸收、雷达散射、散射吸收一体的超材料,并结合未来隐身技术的需求,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 孔同, 余果, 张雪莹, 赵千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7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领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其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愈加复杂多样、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挑战巨大。本文通过全面梳理我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现状,详细分析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等具体标准的设计思路,总结了当前标准体系存在的挑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为新时期我国完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企业落实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 刁吉阳, 徐荣凯, 魏琪, 张鎏琳, 王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7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新兴领域技术突破等方面遇到的阻碍越发沉重,国防企业亟需转变以往的能力体系建设模式,瞄准先进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智算等新兴核心技术,有效推动核心能力建设由任务驱动型向能力驱动型再向体系效能型的快速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新兴领域能力发展规划与建设实施方面面临的挑战,识别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从组织架构、能力规划方法、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了能力体系建设模式转型方案,初步建成了“数字赋能”研制生产核心能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