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探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技术探究
    牛彪, 侯钧昊, 方鑫涛, 李鑫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3): 56-65.
    为了满足航天装备研发设计建模中领域知识集成和重用的要求,本文针对系统建模语言直接表达航天装备领域知识的能力不足,将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通用语言规范与领域业务知识相结合,对航天装备进行概念知识梳理。通过定义航天装备领域建模专用语法、语义和元模型,创建航天装备建模语言(Space Equipment Modeling Language, SEML),支持航天装备系统组成、设计参数、公差分布和性能裕度的统一表达,实现对航天装备业务知识、层次关系和一般属性的标准化定义、扩展、重用、分析和模型生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实用工具,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新视角。
  • 技术探究
    王连强, 刘洋, 王灵杰, 曾雪锋, 周頔, 张德浩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2): 43-49.
    面向航空航天载荷对金属基光学反射镜的大批量制造需求,针对金属基反射镜光学、机械一体化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多种耦合因素、难以开展设计的问题,本文通过充分分析金属基反射镜结构组成特点,提出了一种分级设计方法,对镜体刚度和连接结构柔性分别进行了设计,对设计过程充分解耦,便于对不同结构开展独立的参数设计与优化,降低设计难度。以口径417mm的同轴金属基铍铝反射镜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对反射镜本体的结构设计、轻量化设计、反射镜连接结构的柔性设计、不同载荷环境下的金属基铍铝反射镜分级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射镜本体在重力释放载荷作用下的面形值满足指标要求,设计的柔性结构能够在不同轴的重力释放载荷作用下满足使用需求,设计耦合性和设计难度充分降低,设计得到的金属基反射镜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技术探究
    刘华峰, 兰建伟, 徐欢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2): 50-55.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各项技术难题亟待攻克,技术迭代更新急需加强。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针对热场重要部件平板加热器的单边异常腐蚀问题,从行业现状、等静压石墨材料的应用、加热器材料的稳态特性及优势、材料关键理化性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平板加热器单边腐蚀异常机理分析、优化改善方案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推动该行业困扰难题的解决,实现平板加热器寿命提升,降低平板加热器的单炉炉耗成本,实现成本控制及提升企业竞争力。
  • 技术探究
    陆入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24-31.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应用和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结构的材料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纤维金属层压板(Fiber Metal Laminates, FMLs)是由薄层金属和纤维增强体进行层叠制备的超混杂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纤维增强体的混合特性,在应对航空器结构的疲劳裂纹增长和冲击损伤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本文针对目前的FMLs类型进行概述,介绍了FMLs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剪切测试、冲击测试、疲劳测试的相关标准和应用,并对FMLs性能需求和开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技术探究
    霍亮, 郭逸波, 张少星, 许伟利, 王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50-53.
    精密机构具有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和零件结构不规则等特点,而产品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机构的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分析精密机构零组件的结构特点,介绍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在精密机构机械加工中的典型案例,为精密机构的高性能制造提供参考。
  • 技术探究
    杨斌, 孙磊, 姜涛, 宋洪舟, 王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54-58.
    机电作动系统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其核心承载部件为传动机构,由于该部件存在发生机械卡塞、卡滞的风险,因而防卡塞技术成为机电伺服作动技术在高可靠、高安全领域应用的最大壁垒,如何有效地处理传动机构故障、实现作动系统的容错与智能管理,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是亟需解决的短板。本文通过对高可靠机电作动系统防卡塞技术开展专利分析,剖析了该技术发展趋势及主要创新主体情况,以期为意向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 技术探究
    秦园林, 徐可欣, 周思浩, 张阳, 宓金浩, 高雄, 王宇欣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34-37.
    针对某航天舱段类产品工位间转移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气动助力机械臂装置,由机械臂结构、夹具、气路控制系统及操控盘等组成。机械臂由驱动气缸平衡重物,可实现省力的目的。同时,为保证产品搬运过程安全可靠,对夹持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断气和气压不稳定的情况下机械臂安全可靠,夹具保证舱段不发生变形、损伤前提下,产品夹紧稳固。
  • 技术探究
    窦丽娜, 张瑞萌, 薛玉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41-45.
    本文针对某型飞机舱门组件结构中U型支架类零件的折弯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结合该类零件的外形和尺寸特点,对该类零件的回弹参数(弯曲半径和角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然后,通过改进折弯刀具结构、制造辅助定位卡板、优化折弯顺序并进行折弯成形试验等步骤,获得了该类零件的精准折弯成形方案,有效提高了该类零件的成形速率和成形质量。
  • 技术探究
    王育辉, 白亚楼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40-45.
    航天测控专用网络作为履行航天领域各类职能的基础平台,其安全稳健运行直接关系整个航天活动的高质量实施,系统建设与运维的基础环节就是对测控网络进行有效安全风险评估。针对传统概率风险评估方法算法复杂度高、专家经验难以量化等问题,本文基于风险指数评价法,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法引入航天测控专用网络的安全风险评估中,并以某升级前的航天测控专用网络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实例化,结果表明,本文的安全风险策略能有效反馈系统运行的安全态势,可作为航天测控专业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有效技术手段。
  • 技术探究
    王琦, 张国兴, 马涛, 张晓亮, 张建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46-49.
    针对部分通用指挥车制约指挥效能的突出问题,本文以任务需求和系统性能为出发点,从总体构造、舱内布局、系统运行等方面提出了一种方舱车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试验验证其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能为指挥作业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 技术探究
    张乃艳, 曹勇, 黄应千, 张宇, 杨铁忠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5): 34-40.
    本文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AI)算法,结合混合现实(MR)设备,成功开发出一套创新的军事伪装目标制作训练系统,可全息模拟实物伪装目标制作系统以及训练环境,利用MR技术改善伪装系统的操作视觉效果,同时使用AI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实时反馈,有效提升训练效果与效率。经过三个月的实战化训练,参与测试的50名学员在伪装目标制作技能上的提升显著,错误率下降了40%,对各种工况下伪装目标制作系统操作流程的掌握速度提高了35%,表明AI与MR的融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军事伪装训练的针对性和互动性。此外,系统的适应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下,该训练系统均展示出良好的泛化能力与稳定性。本文还对AI辅助分析在伪装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究,通过对比传统评估方法和AI辅助评估的结果,验证了使用AI技术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判断伪装目标制作训练效果。
  • 技术探究
    邵春宇, 居远志, 丁允停, 吴云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5): 41-46.
    现代飞机随着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多样化,结构越来越复杂,使用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然而,所有这些飞机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被腐蚀倾向,控制腐蚀问题已成为各国飞机研制和使用的关键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飞机机体发生腐蚀的环境条件、腐蚀部位及特征,提出了飞机使用维护中需要采取的具体防腐控制措施,最后对飞机机体结构腐蚀防护技术改进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技术探究
    胡小伟, 吴炜平, 王英诚, 杨浩亮, 廉洁, 滕瑶, 巩庆涛, 王寿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40-45.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降低发射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多项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开展原理样机飞行试验,特别是适用于海上回收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飞行试验,对于推动运载回收技术的工程应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型运载火箭海上垂直回收原理样机,并于2023年1月至3月期间在山东烟台进行多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原理样机的系统组成、地面和海上试验情况,为运载火箭海上垂直回收的研究提供参考。
  • 技术探究
    张启华, 张翠芳, 王垚, 李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2): 46-50.
    在高过载产品试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大量级冲击作用,其惯性导航系统会出现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失稳现象,导致姿态控制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惯性测量单元在试验中的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数据,分析惯性测量单元随试验过程中的超量程现象;其次结合惯性测量单元的抗冲击性能要求,优化惯性测量单元的装配结构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惯性测量单元安装时增加减振垫并采用灌胶封装后,抗冲击性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姿态数据能够准确地提供给控制系统计算。
  • 技术探究
    李波, 夏志飞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 48-51.
    为解决近年来军民航和民用电子产品修理中经常出现的新产品内部原理图缺失、排故时间长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反求电路板内部原理图的测绘方法,给出了测绘思路,以及获取图像、处理图像、元件及线路信息采集、校正功能电路并形成规范电路原理图的具体测绘流程,可满足单层和多层电路板的测绘需求,为同类产品排故提供参考。
  • 技术探究
    付秀强, 杨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 52-57.
    本文从瞬断监测原理、瞬断测试仪校准项目、我国各行电连接器标准对瞬断监测的要求出发,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电连接器标准在瞬断监测要求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对我国电连接器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目前国外电连接器标准对瞬断监测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借鉴国外同行标准、制定我国电连接器瞬断监测标准的改进建议。
  • 技术探究
    胡杨, 刘昌斯, 闫震震, 卫文娜, 李欣悦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1): 30-34.
    面向企业现代化治理和价值创造需求,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针对企业各层级决策存在的内外部数据支撑不足、决策过程中模型驱动不足等问题,从企业架构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现有信息化成果及规划发展思路,牵引模型中台需求和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共用构建块(CBB)思想,进行模型中台开发与实现,支撑企业业务应用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纵向贯通和横向业务联动,提升业务管理效率,并通过模型中台的典型场景应用,有效验证企业架构建模在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成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技术探究
    宋锐, 王坤, 计良, 王晓鹏, 罗振兴, 肖咏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1): 35-41.
    为提高微增压氧舱设备的健康状态管理水平,搭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的微增压氧舱健康管理系统。根据选取的氧舱特征参数设计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利用轻量级梯度提升决策树(LightGBM)算法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算法,分别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和故障预测模型,结合氧舱的业务场景需求对健康状态进行等级划分,设置不同警报等级,并在平台前端进行信息可视化展示,从而监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保证氧舱使用的安全性。
  • 技术探究
    张喆, 彭高蓉, 张志锋, 曹松卫, 张发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1): 42-45.
    近年来,特大型产品安装去手工化装配需求日益强烈。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搭建具有数字化装配功能的设备安装作业平台,解决因安装设备体积大、重量高、抬升难导致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和装配空间狭小等装配难题,让从事特大型产品设备安装工作的操作人员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地完成配套设备安装,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本文针对大型配套设备安装全过程,开展了数字化装配工作台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数字化装配工作台的设计方案、作业流程及各部分组部件的功能特点等,以期为类似特大型产品总装工艺设计与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 技术探究
    王元正, 宋锐, 肖咏, 田谨晓, 任世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0): 46-49.
    驻守高原地区的边防战士经常会面临高原缺氧问题,而缺氧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显著影响,满足基本吸氧功能要求、轻便且好用的制氧设备却非常匮乏。当前在高原,人们多采用氧气瓶或中型及以上制氧机来解决缺氧困扰,制氧机因体积较大或质量较大、存在使用不便、用户吸氧体验不佳等问题难以忽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自由调频功能的高原用便携制氧机设计思路,并对实际使用功能进行了测试。实际测试表明,改进优化后的高原用便携制氧机在便携性、吸氧舒适性、使用智能性方面均有提升。
  • 技术探究
    冉迅, 于慧敏, 刘昌斯, 曹建青, 耿丽娜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0): 50-53.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数据大量产生,数据交换日益频繁。在庞杂多变的数据面前,各种决策问题日益增多,需要更加高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来应对挑战。通过决策共识和知识图谱等多项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为用户在工作会议、专家研讨、团队合作等多种场景下提供更直接、高效、全面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各种知识,从全局视角看待问题,把握问题,从而做出准确、明智的决策。
  • 技术探究
    袁嵩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8): 26-29.
    火箭发动机的安全发火机构是保证火箭发动机可靠点火的关键机构。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某型火箭发动机安全发火机构中出现的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定位及故障机理等,对安全发火机构质量隐患进行了逐一排除并建立了一套质量风险管控体系,为提高安全发火机构可靠性奠定坚实基础。
  • 技术探究
    董晓红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8): 30-34.
    随着民航航班量的不断增加,大型机场对于通信的需求随之增长。目前以对讲机通信为主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大型机场对车辆调度和实时运行监控的需求,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提升通信及指挥调度效率。基于TD-LTE的1.8G无线宽带集群通信专网系统,可实现语音对讲、视频对讲、录音录像、指挥调度等机场业务数据的无线传输功能。为机场站坪调度的信息化、智慧化提供实用、可靠、安全、可扩展的通信保障。
  • 技术探究
    李文峰, 张雷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8): 35-39.
  • 技术探究
    刘震磊, 李欣宇, 张磊, 刘筱鸥, 齐纪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4): 34-38.
    空间站建设是衡量空间科技实力的标尺,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科普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航天科普过程中,普遍存在仪器设备采购成本高、使用安全风险大、学生参与感低、项目展示不够直观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建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国空间站仿真科普平台的设计思路,通过Unity开发引擎构建虚拟环境与交互设置,使其具备展开高效科普的能力。在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中引入STEM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完成科普教学目标的同时,综合锻炼学生的能力。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在科普教育中缺少直观、真实科普条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探索的动力,也使得科普教育不再受到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
  • 技术探究
    李心祎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4): 39-43.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处理评估决策问题时针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很好性能,首先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然后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输入、流程和结果通过编写代码生成动态可视化的界面呈现出来。为验证该动态可视化界面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网络问卷形式获取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所需数据,进一步分析并构建了用于评价太空旅游模式的体系,最后通过计算得出了亚轨道太空旅游模式更受欢迎,也更具备成为太空旅游主流模式的可能。
  • 技术探究
    李勇军, 叶青, 周勇军, 刘良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4): 44-47.
    飞机无源干扰设备主要用于实时接收紫外导弹逼近告警信息、载机飞行参数及各种控制信号,按干扰决策程序投放箔条或红外干扰弹,是飞机飞行作战过程中的主要自卫武器系统。针对某型飞机电子对抗系统上电自检过程中干扰弹异常发射的故障,分析系统原理和故障原因,并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工作验证和改进系统设计缺陷问题,为相关领域电气设备的产品设计和系统线路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 技术探究
    尹玉梅, 郭晋媛, 谷瀚天, 王维鑫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2): 22-25.
  • 技术探究
    白香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2): 26-29.
  • 技术探究
    邵春宇, 居远志, 符彬, 贲强, 杨嘉勤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2): 30-33.
  • 技术探究
    蔡文新, 丁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2): 34-39.
    根据太空战场典型作战场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太空战场设施作战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设施作战保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太空战场设施作战保障能力要素,构建详尽和层次分明的太空战场设施作战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运用所建模型对某阵地设施作战保障能力进行评估,为单个阵地作战保障能力评估和太空阵地选址对比评估奠定基础。
  • 技术探究
    张幼春, 常晓敏, 闫陈静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 41-47.
    为适应军用软件在装备建设中占比快速增长的客观趋势,充分利用军用软件复用是保障军用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军用软件产品研制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军用软件共用资产库的软件产品专利成果管理激励约束模型,通过构建创造专利成果和使用专利成果两个维度的激励约束因子,分别对专利成果的产权人和使用方进行激励,高效落实了装备建设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 技术探究
    胡寿建, 吴荣斌, 王亚坤, 刘春洋, 牛超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 48-51.
    针对天津地铁9号线目前信号系统运营维护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轨道交通信号智能运维系统。在对系统数据源、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5层架构进行总体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监测中心、分析决策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生产指挥中心4种系统应用设计。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运维效率,保障运营安全提供参考。
  • 技术探究
    白鹏飞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 52-55.
    随着机载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急剧紧张的开发周期,对机载设备的“三化”设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通用化作为“三化”基础,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效果。受限于机载设备定制化程度高、接口形式多变的特性,为实现机载设备的最大限度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目标,本文开发了一种通用化离散量采集模块,通过开关配置,可灵活实现对外部“高/开”及“地/开”信号的采集识别,无需额外的硬件变更,极大提高了机载设备的生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