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点”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新锐观点
    郭瑞珍, 吴益民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2): 4-9.
    商业秘密的运用与保护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企业在推进对外合作、拓展国际业务中应当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当企业商业秘密受到侵害,通过何种方式救济、如何通过救济将损失最小化以及损失赔偿的实现等问题,也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环节。以我国企业与外方企业是否签订商业秘密信息保密协议或者条款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情形下商业秘密受侵害后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国际商事仲裁等不同救济的方式,以及所作出的判决、裁决最终如何得以实现,为保护商业秘密及受侵害后的救济提供可借鉴的实现参考。
  • 新锐观点
    冯雷, 张洋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1): 27-31.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航天重资产单位在推进开放共享过程中,遇到了法规政策依据不足、实施路径方法不清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经验做法,从资产自身特性出发,提出“开放操作”和“共享服务”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并对所需开展的保障性工作进行了初步讨论。
  • 新锐观点
    卢康, 林玥, 邸韫秋, 常健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1): 32-35.
    设备是保证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其先进程度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潜力。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通过阐述国有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设备效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国有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科学规划、优化运行管理、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设备维保、推进智能升级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设备更新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国有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下,通过设备更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新锐观点
    田雪颖, 商乾, 管清华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10-15.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在当前工业4.0背景下对企业的影响与重要性。首先,定义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制造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讨论了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新锐观点
    陆诗清, 梁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16-23.
    现代装备型号的性能日趋先进、构成日趋复杂、费用日趋昂贵,需求上的任何偏差都会给装备型号发展建设带来重要影响,军事需求牵引成为装备体系建设的必循之规。本文以对国内外需求捕获与分析方法、工具进行的分析为基础,围绕需求捕获与分析过程的不同阶段任务需求与目标,结合领域体系架构框架,构建形成了一套装备需求捕获与分析流程及方法体系,为解决模糊需求获取与分析提供系统科学的解决途径。
  • 新锐观点
    郑思青, 李昭阳, 贾珍珍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4-7.
  • 新锐观点
    方哲, 肖柯, 李林, 王书承, 杨卓群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7): 53-58.
    为满足新时代国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航天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7S模型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强化顶层战略引领,明确科技创新发展方向”“聚焦‘核心+前沿’,推动专业技术体系重塑”“结合战略布局构建‘一企多地’研发组织架构,实现协同创新”“实施‘ 分赛道’项目管理机制,提升创新研发效率”“围绕战略重点方向强化科技创新自主投入,支撑领域规划落地”“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增强科技创新硬实力”等6方面机制,重点解决了“方向在哪里,核心在哪里,抓手在哪里,支撑在哪里”的创新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 新锐观点
    隋鑫, 孙亮, 佟泽友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7): 59-62.
    航天企业系大型复杂系统工程的主体,是国家建设和国防能力提升的主力军,亦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航天企业核心技术管控能力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提高航天企业的发展速度,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效管控,本文以航天企业核心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航天企业发展的管控措施,旨在围绕“小核心、大协作”的思路,深化“自主核心技术+辅助技术集成”的管理模式。
  • 新锐观点
    李占丞, 张晶, 郭文彧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7): 63-68.
    本文研究阐释了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针对国有企业多管理体系并存的完整性、合理性、一致性问题,提出构建以战略管理体系为引领的现代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框架;针对战略资源配置存在的协同效率不高、资产运营低效、能力瓶颈短板等问题,提出基于“六个统筹”的总体原则和面向主责主业的资源配置逻辑;最后,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举措建议。
  • 新锐观点
    张浩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6): 22-26.
    发展科技金融,使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联动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催化创新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也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但当前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中,还存在着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及支撑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亟待通过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和效率。
  • 新锐观点
    张晶, 饶成龙, 李占丞, 滕响林, 高维川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5): 30-33.
    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及报告中多次提到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党的十九大将其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了进一步强调。军工企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力军,有责任为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重要支撑。本文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论述军工企业对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支撑作用,并提出从生命周期和专业化整合两个方面加强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
  • 新锐观点
    蔡闻一, 邱宇峰, 由晓明, 沈玥, 任飞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0): 6-9.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体现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方向上是与坚持高质量发展相一致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路径。本文对“三新一高”的提出、航天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就现代化航天产业体系建设和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了措施建议。
  • 新锐观点
    闫凤琴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0): 10-14.
    近年来,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时代的步伐正在加速,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乎国家安全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机构的高度重视。面对这一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重大部署,开启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的新征程。通过梳理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网络安全实践中存在的防范网络空间攻击手段薄弱、数据滥采滥用、数据贩卖和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安全隐患、网络犯罪防范与治理难点等诸多现实问题,从网络安全立法执法和普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加大对非法使用和贩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犯罪国际合作打击等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执法监管与采取得当防范举措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 新锐观点
    马琛, 夏国军, 李喆, 寇德琪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0): 15-18.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简称“两业”)是航天产业、航天事业、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切实统一思想、直面问题、真抓实干,基于自身战略定位,客观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院两业发展现状,聚焦“三优、两强、四提升、一建设”重点工作,分阶段、有针对地推进两业高质量发展。
  • 新锐观点
    特日格乐, 刘博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5): 22-25.
  • 新锐观点
    王耀, 牛新宇, 辜璐, 王卫国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5): 26-30.
  • 新锐观点
    郑丹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5): 31-33.
  • 新锐观点
    赵凯, 周鲁林, 金进, 尚辉, 黄国基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5): 34-37.
    我国航天相关产业的核心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其拥有强大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业务范围涵盖机械、能源、自动化、医疗、化工等多个领域。对于非航天业务,这些领域的产品在市场营销推广环节存在资源分散、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化营销渠道及海外推介环节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基于4P 市场营销理论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及推介优化方案,旨在提高相关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