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新锐观点
    田雪颖, 商乾, 管清华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10-15.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在当前工业4.0背景下对企业的影响与重要性。首先,定义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制造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后,讨论了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研究述评
    林宝晶, 刘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46-55.
    针对我国企业当前在网络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专项领域开展管理先行、以技术为手段、开展持续运营的治理闭环方法,形成专项领域的“微循环”体系化建设思路,从而消除宏观层面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运营三者建设割裂的问题;以某银行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专项建设为例,介绍了采用“微循环”体系化建设思路开展的具体实践及取得的效果;最后,指出通过在多个专项领域构建“微循环”体系,将有助于企业积累、沉淀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 国际观察
    赵迪, 王叶茵, 闫陈静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59-64.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但随着网络安全威胁规模的扩大、军事进攻手段的升级,国防供应链已成为国防网络犯罪攻击的重点目标。美国政府将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国家经济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美国防供应链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政策标准、策略与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保障我国防工业供应链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新锐观点
    卢康, 林玥, 邸韫秋, 常健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1): 32-35.
    设备是保证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其先进程度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潜力。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通过阐述国有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设备效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国有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科学规划、优化运行管理、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设备维保、推进智能升级等方面,对国有企业设备更新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国有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下,通过设备更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新锐观点
    陆诗清, 梁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16-23.
    现代装备型号的性能日趋先进、构成日趋复杂、费用日趋昂贵,需求上的任何偏差都会给装备型号发展建设带来重要影响,军事需求牵引成为装备体系建设的必循之规。本文以对国内外需求捕获与分析方法、工具进行的分析为基础,围绕需求捕获与分析过程的不同阶段任务需求与目标,结合领域体系架构框架,构建形成了一套装备需求捕获与分析流程及方法体系,为解决模糊需求获取与分析提供系统科学的解决途径。
  • 研究述评
    杨伟光, 李丽丽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40-45.
    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星箭接口标准化成为保障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星箭接口标准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了其对商业航天产业在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安全性增强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商业航天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研究述评
    何崇康, 韦琳, 方亮, 刘星, 韦潮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6): 56-62.
    铁氧体吸波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磁损耗、强矫顽力和低成本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然而铁氧体吸波材料存在吸收机制单一、密度大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当前采用掺杂和复合的方法来提高其综合性能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此了解并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意义。本文从吸波材料吸收原理出发,依次阐述铁氧体/离子掺杂型吸波材料、铁氧体/磁性金属复合吸波材料、铁氧体/介电碳系损耗复合吸波材料,以及铁氧体/有机化合物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 国际观察
    陆宏伟, 陈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38-44.
    为适应全球各军事大国竞争和世界国防战略调整的需要,美国对装备采办政策进行持续探索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方法(MOSA),并对其装备研制模式进行改革与深化,通过在航空航天领域多个关键装备进行实践应用,有效提升了装备应用需求满足度,增强了装备的增量开发和互操作性,以及装备迭代创新和技术创新效率,增强了美国应对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和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信心和实力。
  • 企业管理
    权丽, 房帅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45-51.
    近年来,国内企业财务舞弊案例频发,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经济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给出了财务舞弊的定义与分类,然后分析了财务舞弊的动机,通过分析国内财务舞弊高发领域的典型案例,概述了企业常用的财务舞弊的手段,最后结合审计工作经验,提出了审计防范对策建议,以期为报表使用者认清和防范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审计人员更好地应对审计风险提供参考。
  • 企业管理
    韩梦阳, 张浩明, 陈翼江, 邓利存, 廖传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52-56.
    委托工业部门组织飞行器分系统及关键单机产品的竞争择优工作,是航天产品用户提高关键产品采购质量和效益的一种创新性举措。本文以某项目产品的竞争择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案择优+实物比测”的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在实践中优化竞争择优工作的组织管理流程,并在公平公正、规范程序的原则下,完成招标比测工作,最后提出了适应航天项目产品快速、低成本、高效发展形势的竞争择优工作优化建议,以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产品用户的最新需求。
  • 企业管理
    孟令环, 韩友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1): 44-48.
  • 人才培养
    赵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65-68.
    高职院校的定向士官是一种“订单式”军事人才培养成果,是高职教育创新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军队人才建设的必选路径。随着定向士官培养规模的不断增长,培养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和矛盾。基于此,研究了定向士官培养的特点与意义,分析了定向士官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为高职院校定向士官培养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 技术探究
    窦丽娜, 张瑞萌, 薛玉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41-45.
    本文针对某型飞机舱门组件结构中U型支架类零件的折弯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结合该类零件的外形和尺寸特点,对该类零件的回弹参数(弯曲半径和角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然后,通过改进折弯刀具结构、制造辅助定位卡板、优化折弯顺序并进行折弯成形试验等步骤,获得了该类零件的精准折弯成形方案,有效提高了该类零件的成形速率和成形质量。
  • 知识产权
    常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46-53.
    通过检索全球公开专利数据库,本文重点研究了飞机雷击防护技术专利申请发展趋势、全球主要申请人、相关的专利技术构成以及技术优势国家和地区等,梳理明晰了飞机雷击防护的研究热点,帮助相关研制单位了解飞机雷击防护领域创新发展趋势,洞悉技术发展动向,为我国飞机的安全性设计发展带来启示建议。
  • 技术探究
    陆入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24-31.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应用和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结构的材料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纤维金属层压板(Fiber Metal Laminates, FMLs)是由薄层金属和纤维增强体进行层叠制备的超混杂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纤维增强体的混合特性,在应对航空器结构的疲劳裂纹增长和冲击损伤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本文针对目前的FMLs类型进行概述,介绍了FMLs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剪切测试、冲击测试、疲劳测试的相关标准和应用,并对FMLs性能需求和开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资讯要闻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8-9.
  • 军民协同
    董恒敏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34-40.
    军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对激发军地科技协同创新动力、提升军地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推动新兴领域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转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军地协同创新的特点,构建军地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从体制机制建设、创新驱动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军地协同创新“双轮”驱动的路径,从机制建设、政策扶持、环境优化和督导评估等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军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军地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 专题报道:国防建设
    任璐英, 李铁成, 李胥佳, 谭立忠, 王庆国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19-24.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以美国先进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声技术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两家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背景、采取的举措及获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军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 管理创新
    杨振业, 孙钢铁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59-64.
    为适应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模式优化升级的需求,笔者所在单位推行了领域化管理模式。常规发动机领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对领域运行情况进行阶段评估,对标最新形势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梳理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促进后续深化迭代改进的建议举措。
  • 专题报道:临近空间科学技术
    朱有欣, 宋煜, 田思戗, 王玉琳, 王喜, 吴帅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5-10.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因飞行所在高度空气稀薄,其机体结构设计往往具有超大翼展、超大展弦比等特点,为了获得更高承载效率的机体结构,具有轻质、高强、高模、可设计性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了新材料选用的翘楚。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上应用的优势、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企业管理
    刘永刚, 杨振业, 余继权, 张传佳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1): 57-64.
    为了快速生成完整、规范、可读性强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数据包,评估发动机及其组合件性能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有效支撑各级验收评审工作,本文对发动机产品数据包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机制上提出了质量参数规范特性标识要求,从流程上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数据包快速生成,并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 资讯要闻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6-8.
  • 专题报道:国防建设
    张煜晨, 赵超男, 华松逸, 季鹏飞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4-12.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快速崛起,不仅在民用领域大放异彩,更是对于未来军事变革产生颠覆性影响,而背后支撑其算力提升的通用人工智能计算技术,开始受到产学研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通用人工智能计算发展的特点及其使能技术发展趋势;然后梳理了通用人工智能计算技术在分布式态势感知、数据处理能力、跨域无缝协同作战能力、战略欺诈和军用客服等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评估了这一技术对未来军事战略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从超算技术、跨域网络攻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
  • 专题报道:国防建设
    张皓, 赵翔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13-18.
    无人船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各国纷纷将其作为经略海洋的重要手段,加大了研发力度。本文在介绍无人船的组成、优势和巨大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无人船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无人船在技术、法规、安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从平台规模、智能化程度、功能集成、系统协同、法规健全性等方面展望无人船总体发展趋势,从民用和军事应用两个方面展望无人船未来发展方向。
  • 新锐观点
    郑思青, 李昭阳, 贾珍珍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4-7.
  • 国际观察
    龚丽, 范炳健, 方星星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8-12.
    美国在近年密集出台出口管制规则的基础上,宣布成立颠覆性技术打击小组(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首次组建跨政府部门和跨地区的出口管制执法力量,旨在防止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流入竞争对手国家。颠覆性技术打击小组已成为美国出口管制执法的关键力量,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多起执法行动。分析其成立背景情况、执法动向和工作特点等,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美对我出口管制发展动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 国际观察
    于寒松, 李夜兰, 李一玮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8): 13-18.
    近几年,美国国防工业的竞争呈现趋缓态势。美国国防部认为,现阶段国防领域数据权制度等知识产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防领域的产品升级、全生命周期维护及大型系统竞争。为此,美国国防部拟在国防研发中使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方法,为后续知识产权使用许可打好技术基础;组建跨职能知识产权专家团队,在国防采购中维护国防部的知识产权权益;制定新规则并加大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我国国防工业处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优化工业体系的进程中,需要在自身竞争规则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政策。为此,本文梳理总结了美国为促进其国防工业良性竞争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的经验,提出我国的国防工业知识产权政策既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和竞争的平衡、创新主体和政府军队的平衡,又要给予创新主体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政府和军队获得符合国防利益的必要权利。
  • 知识产权
    罗朋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32-39.
  • 管理创新
    邓若男, 郭曼丽, 王园丁, 田泽明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56-59.
    当前,传统航天发射任务逐年攀升,商业航天发展得如火如荼,均对航天阀门组件适应高频次发射活动的快速生产交付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传统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精细化、长周期研制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密集发射态势。因此,为满足航天重大任务需求,亟须加紧推动航天装备规模化批产化转型。本文结合阀门产品结构特点及生产管理模式,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缩减到供应商的系统管理与生产流程等方面,对航天阀门组件的生产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优化当前组件生产交付痛点,提高产品按时交付能力。
  • 管理创新
    丁小芩, 刘益吉, 宋振中, 邹诗苑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2): 60-66.
    如今,军用型号软件产品面临数量和交付量快速增加、研制强度急剧上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常态,亟须加速“软件定义装备”理念落地,持续优化软件研制流程,创新过程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软件研制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充分剖析当前型号软件研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软件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了系列本地化过程管理方法并予以实践,进一步满足了软件研制的差异化管理需求,有效控制了软件技术状态,强化了软设计能力。
  • 专题报道:国际观察
    焦文慧, 李夜兰, 于寒松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7): 4-9.
    美国国防创新小组(DIU)是美国国防部常设直属机构,由国防部部长直接领导,也是负责促进国防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投资、实现新技术的快速转型和部署的“民参军”机构。DIU历经三次优化升级,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本文梳理分析了DIU发展改革的过程、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建立开放灵活的创新体系、吸引人才促进军地流动、吸引投资促进军转民等相关建议。
  • 国防建设
    季鹏飞, 华松逸, 张煜晨, 肖蒙蒙, 余炳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6): 36-44.
    面对当前军事领域新一轮革命,军事安全面临着挑战,唯有加快军事智能发展,才能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模型技术是战场上一种特别有前景的新兴人工智能能力。本文以大量最新科学文献和数据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大模型的概念及其军事应用范围,剖析了3种国内外在军事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全方位梳理了这些大模型在军事领域实现的功能及存在的价值和缺陷,探讨了军事大模型的计算形态和对算力的需求,最后为解决国内大模型的军事应用问题,从开展人工智能军事大模型研究和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 特别报道
    宋晓阳, 曹梦楠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26-29.
    在科技发展应用日新月异、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推动国防科技创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军工软实力,越来越需要具备国防特色的“思想库”“智囊团”和“参谋部”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本文以空天防御领域国防特色新型战略智库建设为例,围绕开展先导性政策理论研究、产出战略性研究成果、构建新型学术交流平台、形成多元化工具方法等开展系列实践,为提高智库在国防工业领域的战略引领能力提供思路借鉴。
  • 低空经济
    李宣霖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5, 0(1): 20-26.
    当前,中国低空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新兴产业成长,更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结合我国低空经济的实际情况,探讨其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路向、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通过系统分析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期为我国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 技术探究
    杨斌, 孙磊, 姜涛, 宋洪舟, 王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54-58.
    机电作动系统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其核心承载部件为传动机构,由于该部件存在发生机械卡塞、卡滞的风险,因而防卡塞技术成为机电伺服作动技术在高可靠、高安全领域应用的最大壁垒,如何有效地处理传动机构故障、实现作动系统的容错与智能管理,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是亟需解决的短板。本文通过对高可靠机电作动系统防卡塞技术开展专利分析,剖析了该技术发展趋势及主要创新主体情况,以期为意向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 产业述评
    宋超, 王拓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 0(12): 38-4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是航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第二引擎。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科研人员、政府部门发挥各自主体作用,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发展。本文研究了航天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大主体因素的作用、现状及原因,对照先进经验给出了提高航天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对策,即通过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企业的转化效率和政府资金使用效能,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
  • 国际观察
    王阳阳, 靖德果, 王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6): 49-55.
    美军持续推进软件需求生成机制改革,加快软件采办交付速度。本文系统回顾了美军软件采办需求生成机制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军软件采办需求生成与变更机制、管理体制等,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主要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启示建议。
  • 专题报道:国际观察
    石安琪, 闫琨, 张小凡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7): 16-21.
    2024年初,美欧相继发布首份国防工业战略,明确了未来发展战略重点及相应行动举措。本文梳理了两份战略的主要内容,重点从趋势、目标、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4个方面分析了美欧战略的相似性,便于国内各界了解国际主要地区军事工业的发展趋势,为国家有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 专题报道:管理创新
    方成革, 范国梁, 刘海军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6): 5-9.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有军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型号产品研制中仍然存在研制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质量保证困难等问题。本文从国有军工企业面临的形势,分析了其产品化需求的迫切性、产品化的特有内涵及与信息化的内在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产品化工作建设思路,分析了信息化支撑能力的适应性,指出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研制与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开展产品化工作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手段之一。
  • 专题报道:国防建设
    耿嘉, 特日格乐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4, 0(10): 25-29.
    高超声飞机作为未来空天领域的一型颠覆性装备,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是各国开展军事博弈的重要力量之一。美空军从20世纪中期便启动相关研究,瞄准关键技术领域实施布局,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本文首先简要概述美空军高超声速飞机的总体发展情况;其次,围绕总体外形设计、组合动力、热防护材料和试验保障等方面,研究美空军现阶段所面临的难点;最后,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归纳分析美空军采取的主要举措。